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博爱咸宁 > 博爱人物

吴娟: 唤醒生命唤醒爱

来源:咸宁市红十字会 时间:2022-06-13

拥有爱是幸福的, 给予爱是快乐的, 做公益, 是一种爱的力量、更是一份执着的坚持!

一个人应当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不在于是否有丰厚的物质条 件, 不在于是否有特别的能力, 关键是要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 ———吴 娟


生命像一种回声, 你把善良给予, 终会收获善意; 爱像一颗种子,你把爱心播撒, 终会长成参天大树。她一路善良, 立德无言, 无问西东, 用博爱之笔沾着浓浓的情愫, 无怨无悔地谱写着奉献的篇章。

2013 年, 红十字志愿者吴娟加入咸宁义工协会。从此, 她深入乡镇福利院, 是孤寡老人的好女儿,为他们的孤独生活送去温暖阳光; 她深入邻里社区, 是特困家庭孩子的“好妈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构筑爱的港湾。

孤寡老人的好女儿

“救助不是简简单单的收容, 更重要的是让老人们心中有所依靠, 生活有盼头、有幸福、 有陪伴。”吴娟说。

关心帮助有需要的老年人, 是红十字志愿服务的一项常态化工作。深入乡镇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对吴娟来说,早已成为一种长久坚持的习惯。从咸宁市咸安区横沟福利院、通山慈口福利院、赤壁神山福利院, 到汀泗福利院、贺胜福利院、桂花镇社会福利院和马桥镇农村福利,吴娟风雨无阻, 长年走访。

每一次走访, 都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耐心地陪伴老人聊天; 贴心地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洗头、洗澡、洗衣服、洗床单;为他们测血糖、量血压、检查视力, 做一些基础的护理工作; 发放爱心联络卡, 方便老人在 有健康需求时, 能够及时联系到人; 维修坏了的电视机, 处理堵塞的下水管道, 修理衣柜的门……

经年累月的探访, 吴娟不仅能够一一喊出每位老人的名字, 记得他们的生日、喜好和需求, 还能细致入微地发现他们的变化。

在福利院老人们的心中, 吴娟不是女儿胜似女儿。

“刘妈妈, 我来给您过生日啦! 我专门定做了您喜欢的黄桃口味呢!”看着吴娟提着一个大大的蛋糕, 笑盈盈地走进门,坐在轮椅上的刘妈妈笑了起来, 眼睛乐成了一条缝, 眼角露出幸福的鱼尾纹。

吴娟的笑总是很有感染力。她帮刘妈妈带上寿星帽,微笑着招呼老人们一起过来, 共唱生日歌, 分享甜美可口的蛋糕。福利院这个大家庭 里顿时充满了温馨。

到了饭点,吴娟又和大家一起包饺子,浓浓的关切之情让老人们得到了极大抚慰。 大伙其乐融融,平时寂寞的小屋一下子热闹起来, 欢声笑语间满是流动的温情。

这是吴娟的工作常态。她视老人为父母, 把照顾他们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尽心尽力,执着无悔。她一直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牢记在心里, 表现在行动里, 在奉献中收获幸福和感动。


特困孩子的好妈妈

咸宁市有很多外出务工者,也有很多留守在家的孩子。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吴娟和她的团队重点关心的一个问题, 尤其是家庭条件差的孩子, 更是志愿者服务队重点帮扶的对象。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温暖,茁壮成长,吴娟和服务队员们不仅定时定点地为他们送来服装、生活用品和体育用品等, 还经常与他们交心, 带他们玩耍,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抚慰。

肖可 (化名) 是个孤独的孩子,他的父亲患精神疾病,母亲离婚改嫁,爷爷中风且脾气暴躁。因为长期缺乏关爱, 肖可性格变得孤僻内向。在学校, 他经常独来独往,没有一个朋友,学习成绩也不好。

孩子的孤独, 是吴娟的心疼。她长期对肖可进行困难帮扶、权益保护和心理疏导,慢慢打开了孩子的心扉。在一次交谈中, 肖可终于吐露心声, 告诉她说自己很害怕, 他也希望有人关心他,有一个幸福的家。

吴娟心疼地抱住肖可,说:“别怕,孩子, 以后阿姨做你的树洞好不好?有什么话都可以跟阿姨说。不要担心, 这是属于我们俩的秘密。有啥困难也要跟阿姨说, 阿姨一定尽全力帮你解决!”从此, 她更加关心肖可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他做家务,送给他礼物,给他讲故事, 鼓励他乐观向上。与此同时,她以家长身份和肖可的老师交流,恳请老师多多关心,一起把肖可引导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她还经常与其家人谈心,希望爷爷给予肖可更多的宽容与耐心, 给他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肖可在一点一滴地改变。而一次意外,促成了他的蜕变。

一天早饭时,肖可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伤情严重。他的爷爷心急如焚,不知如何处理,只好打电话向吴娟求助。吴娟一边指导肖可赶紧对着凉水冲洗降温,一边立刻赶到肖可家中, 把他送到医院诊治。陪着肖可处理好伤口, 再把他送回家后, 吴娟这才匆匆赶回单位上班。

肖可受伤治疗期间,每两天要换一次药,每次都是吴娟带着他去医院,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看她每天忙得像陀螺,丈夫心疼地说:“你做义工我不反对。但我希望你照顾好自己,你这样我真的很不放心。”

体贴的丈夫劝服不了善良的妻子,吴娟依然如此忙碌。在她的悉心照顾下,肖可的伤情一天天好转。一个月后,他的伤势痊愈, 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一年吴娟生日,收到了肖可为她精心准备的礼物。那是一盒红色的纸叠成的爱心,上面写着三个字: 谢谢您。孩子不擅表达,却用自己的行动传达心意。寥寥三个字,却蕴含了满满的情意。

那一刻, 吴娟热泪盈眶。

现在的肖可不仅长胖长高了,性格也变好了,还结交了许多好朋友,成长为一个阳光向上的大男孩。

幼苗只有享受雨露和阳光才能茁壮成长,孩子只有拥有母爱才能拥有快乐和健康,她把爱无私地给了这些孩子,成了孩子们最信任的人。大家都说:“吴娟和这些孩子真是亲如一家!”

“拥有爱是幸福的,给予爱是快乐的,做公益,是一种爱的力量,更是一份执着的坚持! 对于我来说,做义工不是出于一时的心血来潮和一时的兴趣,而是一种责任,不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吴娟就是这么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而将平凡做好就是不平凡。

她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一些平淡如常的小事。然而,一件件小事,一份份真情,于细微处彰显着人性的美善之光。

“来自星星的孩子冶 的好导师

“星星的孩子”多么动人的名字,充满诗意却远离我们的世界, 静静地、孤独地闪烁着,与所有的喧嚣无关。他们是这样一群孩子,内心丰富却无法与人沟通,听力完好却对外界充耳不闻, 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美丽可爱,却行为孤僻自闭。他们听得见,却对声音没有任何反应,会说话却不愿意和人交流,有行动却无法为常人所理解。他们永远沉浸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 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每当听到这首歌,吴娟都会鼻子一酸。长年照顾自闭症儿童的她,最懂这些孩子的苦。

2013年8月,吴娟随几名红十字志愿者一起去通山慈口看望特困小朋友小艾(化名)。因为一位爱心人士和相关部门的资助,小艾在石印小学上学。由于学校和她家相距10多公里,幼小的小艾为了上学方便,只好寄住在学校旁边的一户爱心农户家中。

这是一个10岁的孩子,五官端正,身材瘦小,眼睛很大,看人的时候,眼神总是躲躲闪闪,像一只受了伤的小鸟。她上半身穿着一件洗得褪色的粉色短袖,下半身穿着一条破破烂烂的牛仔裤, 鞋带一只散落着,另一只胡乱地打了个结。吴娟本打算蹲下来帮她系好鞋带,可这个动作似乎吓着了她。小艾突然后退,把脚缩了回去,眼神里充满警惕。吴娟只好作罢。

如何带她回家探望奶奶,也是一个难题。

小艾晕车,坐在车上就会不断呕吐。无奈之下,大家决定先行驱车去看望老人,留下吴娟带着小艾步行回家。

一路上,吴娟有意识地找小艾说话。小艾低着头一言不发,对她的示好很抗拒。想到孩子天性爱玩,吴娟就慢慢引导小艾教自己辨认田间地头的野菜和山间的树木。从小在乡里长大的小艾这才慢慢放下戒备和抗拒,终于肯在吴娟说话的时候稍微点头回应了。

一大一小两个人,在山路上安静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小艾的家。这是一个让人心酸的家。 两间破旧的平房,阴暗潮湿,墙面斑驳陆离,一张床占据了房间的大部分位置,小小的窗户还背着光,床上的被子没有折叠,充满褶皱,看起来已使用过许多年头了。小艾的父亲因重病已去世,母亲神志不清,奶奶80多岁高龄,十几岁的哥哥早已辍学,跟着亲戚在外打工维生,家人无暇照顾她。

探视期间,吴娟注意到小艾一直呆呆地坐着,不说一句话,只是当人看向她时,她才会回看一眼。 吴娟看在眼里,不禁心中有些不安。小艾的行为举止,让她想起了一个名词:自闭症。

回家查阅相关资料后,吴娟证实了心中猜想,这件事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了她的心上。几天后, 吴娟和小艾家人一起带小艾去医院检查, 果然不出意料,小艾被确诊为轻度自闭症。医生说, 自闭症儿童的病情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长,而语言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丧失。治疗这种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需要家长时刻关心孩子,用爱包容他们, 陪伴他们。

谁来陪伴这个可爱的孩子?吴娟想了一整晚。第二天早上,她和家人商量准备长期帮助小艾。 家人欣然同意,说:“只要是帮助人的好事,干什么我们都支持你。”

漫漫长路便由此开始了。吴娟完全把小艾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陪伴小艾,给她购买玩具,为她梳头换衣,耐心教她说话,时刻注意她的情绪反应,反复训练她对不同刺的感觉能力。

时光如水般流逝,小艾慢慢长大了,自闭的现象已经减轻了许多。吴娟说:“小艾的变化是令我最感幸福的事。这次经历,也让我认识到做义工仅有一颗爱心远远不够。只有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才可以有效地帮助到更多的人。”

诚如作家瓦雷里所言,“慈善之举的核心内涵,不仅仅是出于对被救助者的一种物质救助,它还应该包括对被救助者尊严的一种维护。”吴娟开始四处求学, 探索走进孩子心灵的有效路径。 2014 年,吴娟自费到华中师范大学进修,并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随后又考取了社工师证。此后,她将所见所闻分享给同行的志愿者, 将所学知识传授给他们。热心公益又拥有两证的吴娟,从此成了义工协会的“宝”。

2015 年,吴娟成为义工协会项目部负责人,同时作为红十字志愿者的她比以前更忙了。不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三夏,她总是在工作之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吴娟说:“一个人应当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在于是否有丰厚的物质条件,不在于是否有特别的能力,关键是要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她希望通过志愿行动,唤醒每一个人心底的爱,传递爱,播撒正能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暖、更美好。

这些年来,吴娟先后组织并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500多次,个人捐献衣物、学习用品、卫生用品、各种玩具等物资及现金折合人民币10余万元。她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最美红十字志愿者” 和“全国最美红十字志愿者”。

茫茫人海,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吴娟和她的团队的努力下,如黄钟大吕,唤醒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 唤醒了人们对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