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咸宁市红十字系统强化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25-07-01

夏日防溺水 安全伴成长

咸宁各地强化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我市各地各部门各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全方位强化学生安全意识,织密防溺水安全防护网。

咸安区

打造校园防溺水生命圈

本报讯 记者李嘉报道:6月20日,咸安区红十字会在淦河水域周边三所学校同步开展“水上救护站防溺水知识专场宣讲”活动。

咸安区红十字会通过“水域风险识别-自救互救技能-应急工具使用”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为师生及家长送去“生命安全课”。

在第十二小学,水上救护站志愿者向师生演示如何利用救生圈、长竹竿等工具进行科学施救。

在第六小学,红十字讲师以“六不、两会、四知道”为核心,结合人体模型演示心肺复苏,讲解“六不准”原则。

在第二小学,救护师通过PPT展示,剖析事故,强调“黄金救援时间”的重要性,让学生直观感受溺水危害。

咸安区红十字会还向三所学校捐赠了急救包、救生绳等应急物资,同步开展家长“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教育。

咸安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场宣讲是“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机制,持续推进防溺水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为夏日安全撑起“防护伞”。

通山县

构建校园防溺水全链条

本报讯  记者李嘉、通讯员石先江报道:“双臂伸直,垂直按压,节奏要稳!”近日,通山县实验小学报告厅内,县红十字会急救专家的演示,吸引了台下百余名学生专心聆听。

为强化宣传教育,学校精心策划组织了多项特色活动。学生们通过表演防溺水手势舞、参与防溺水应急演练等生动形式,将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校利用班会课、电子屏、国旗下演讲等阵地,及时推送防溺水知识,在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五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进行安全提醒,要求学生早回家、远离危险水域。

学校全力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开展多项防溺水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办黑板报,开展征文比赛,邀请专家讲座等一系列活动。

“通过这些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构建了‘预防-教育-监督-应急’的全链条防溺水体系,有效降低溺水事故风险。”通山县实验小学综治办副主任梁双说。

嘉鱼县

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讲

本报讯 记者李嘉报道:6月11日,嘉鱼县实验小学组织二年级学生开展“‘童’心防溺水 安全伴成长”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集中观看了《防溺水警示片》,片中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私自外出游泳的危险性。

学校红十字会会员从“远离危险水域、正确施救方法、同伴互助监督”三方面进行安全教育宣讲,增强学生防溺水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该校各班级精心绘制防溺水主题黑板报,以生动图画、朗朗上口的标语和实用安全知识,打造班级安全教育阵地,让防溺水教育“看得见、记得住”。

学校门口电子屏全天循环播放防溺水宣传动画,以趣味生动的画面直观展示了野泳的危险性、正确的自救方法以及同伴遇险时的科学施救步骤,吸引学生和家长驻足观看。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系列活动通过多维度、沉浸式的教育形式,切实提升了师生及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

通城县

敲响校园防溺水警钟

本报讯 记者李嘉报道:日前,通城县红十字会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走进城关初中,开展防溺水应急救护宣讲。

红十字应急救护师结合真实溺水案例,阐明私自下水的危险性,引导学生将防溺水“六不准”“我不去”牢记于心,讲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及应对措施。

在实践环节,老师与学生现场模拟溺水施救流程,运用人体模型亲身体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技能,掌握动作要领。

志愿服务队还走进东门小学、下畈小学、南门小学、双龙中学、南门中学,开展防溺水知识讲座,演示心肺复苏、溺水救援等应急救护技能。

在互动环节,学生上台模拟溺水场景,讲师现场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救生圈、救生绳等救援工具及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通过一场场防溺水知识讲座和模拟演练,通城县红十字会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让师生们学到了实用的防溺水知识和急救技能,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崇阳县

织密暑期防溺水安全网

本报讯 通讯员赵浩、叶方青报道:近日,崇阳县石城镇组织卫生院开展系列防溺水宣传活动,通过安全教育、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等举措,为青少年暑期安全加装“保险锁”。

在石城镇实验中学,镇卫生院医护人员通过讲解溺水的分类及临床表现,向师生普及防溺水知识。

在模拟演练环节,医护人员利用人体模型演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详细讲解按压位置、频率及人工呼吸要点,并邀请学生上台实操练习。

在石城镇防溺水急救技能专项培训活动中,200余名居民、青少年及家长接受了防溺水安全教育。

活动围绕防溺水“六不准”原则,结合真实案例剖析溺水风险,通过问答互动、情景模拟等方式强化记忆。

石城镇副镇长侯泽勇表示,镇政府将持续深化“敲门行动”,组织网格员、志愿者走村入户发放防溺水倡议书,重点督促留守儿童家庭落实监护责任。

赤壁市

上好防溺水安全教育课

本报讯 通讯员石先江报道:6月25日,赤壁市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安全宣讲团”,走进该市实验中学,为20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防溺水安全教育课。

课堂上,红十字志愿者深入浅出地剖析溺水的常见诱因,从河道暗流到水库漩涡,详细解读危险水域的潜在威胁,指导同学们如何精准识别、主动远离风险。

互动环节,志愿者邀请学生上台模拟真实溺水场景,手把手演示“黄金自救法”,以救生圈、救生衣为教具,现场教学科学施救技巧,反复强调“智慧救援”准则。

急救技能培训环节,红十字水上救护志愿者从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到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细致入微地演示急救过程。在志愿者耐心指导下,同学们踊跃参与实操,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应急能力。

该市实验中学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师生的防溺水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