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与义工携手织就水域安全防护网
炎炎夏日,当夕阳带着最后的余晖洒在美丽的淦河上时,双鹤桥头的咸宁市红十字水上救护站的灯光悄然点亮,市红十字水上救护志愿服务队又开始了夜间巡逻值守。自7月1日起,为期两个月的“生命守护”巡河守护志愿行动,市红十字会联合咸宁义工协会,300名志愿者用爱心与责任编织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护网。

在长达15公里的巡防路线上,志愿者们身着醒目的红马甲,采取“定点值守+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水域实施全天候监护。巡防期间,志愿者们以“劝离一个,安全一家”为行动准则,通过“一看二劝三教”的工作方法,累计劝离野泳群众100余人次。志愿者任大姐分享道:“我们不只是简单劝阻,更会耐心讲解水文特点、溺水案例和自救知识,让群众真正理解野泳的危险性。”
众人拾柴火焰高。咸宁义工协会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杨队长不仅带头参与夜班值守,还自费购置1000根救生竹竿,沿河岸设置“生命救援点”。这些竹竿上不仅标注了长度刻度,还系有荧光标识,确保夜间也能快速取用。志愿者曾光华捐赠的2套ADE(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更是为应急救援增添了专业保障。据统计,巡防区域溺水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80%,“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义工协会郑会长表示。
道义在肩,使命光荣。在巡护月亮湾时曾碰到怄气的父女俩、自顾自玩耍的爷孙,好心的劝诫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志愿者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着水域安全。

咸宁市红十字水上救护站位于人民广场的最西端,这里人流密集,健身、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室外放置的一台ADE设备十分醒目,室内配有应急救护培训教具,饮水机,急救包和水上救护设备等。7月22日晚上九点二十分,两名中学生来到红十字救护站敲门求助,其中一人因骑自行车时不慎摔伤右腿膝盖,希望能处理伤口。正在站内值班的红十字救护员张勇军立即着手处理:先用碘伏为男孩清洗伤口,随后从急救包中取出医用无纺布片为其包扎止血。处理完毕后,张勇军嘱咐男孩联系家长,前往附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这样的临时救治已处置2起,来往的市民都称赞这个救护站设得好!

这场守护行动不仅织就了水域安全防护网,更播撒了文明种子。红十字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让红十字精神在粼粼波光中熠熠生辉。随着暑期持续,这支"红色护卫队"将继续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爱心守护生命,为城市构筑一道温暖而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