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业务工作 > 三献工作 > 造血干细胞捐献

“公益家庭”善举点亮生命之光

来源:咸宁发布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5-02-24

“公益家庭”善举点亮生命之光


○ 邓昌炉 


近日,湖北日报“公益夫妻”关门歇业7天陪独子捐髓的报道,如同一缕春日暖阳,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田。湖北科技学院学生关业勤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湖北省第702例、全国第19413例捐献者。这个“公益家庭”以爱心接力的方式,生动诠释了“上善若水,德润万家”的精神传承,让家风力量与社会文明之光交相辉映。


2月23日,湖北日报头版报道“公益夫妻”关门歇业7天陪孩子捐髓。


关业勤的捐献历程彰显着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2022年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时,他便深知医者的使命——将患者生命健康置于首位。当配型成功的消息传来,面对可能存在的身体反应与学业压力,他毅然选择“救人优先”。他说,“这是患者唯一的机会,但对我而言只是人生中的一场‘考试’。”作为未来的医者,这份超越利益考量的选择,既是悬壶济世初心的实践注解,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友善”的具象表达。


这个家庭的精神底色中,鲜红的献血证是最珍贵的家风印记。十四年无偿献血6000毫升的父母,常年将血站纪念品兑换成公益书籍充实家庭书架,用行动编织起善意的启蒙教育。在父母潜移默化影响下,关业勤自18岁起便成为固定献血者。此次捐髓过程中,“停业陪护”的亲情支持与“救人为本”的价值传承形成共振。这份“小家”之爱,恰是中华民族“仁者爱人”道德基因的现代传承。


从家庭场景到社会图景,这一“公益家庭” 的善举,映射着社会文明的演进轨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看,它弘扬了 “和谐” 的价值理念。关业勤一家的行为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减少了社会冷漠,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从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来讲,他们的事迹如同一盏明灯,吸引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这场特殊的“人生课”给予我们深刻启示:医者仁心不限于手术台前的专业救治,更在于敬畏生命的信仰底色;家风传承不在训诫话语的宏大叙事,而在朝夕浸润的行动轨迹;文明进步不依赖英雄史诗的瞬间闪耀,而源自千万凡人对善意的朴素坚守。当每个家庭都能成为传递温暖的驿站,便如同那袋去往远方的造血干细胞,终将汇成滋养社会文明的永恒春天。